如果说2004年是整形界异彩纷呈的一年,那2005年就应该是趋于平静的一年。经过2004年整年的“人造美女”轮番“攻击”,人们已开始有点审美疲劳,当年的好奇和冲动,已降温为现在的无动于衷。
整形消费也趋于理性。一桩桩的整形事故、毁容案随着2004年整形业的“井喷”而产生后续效应,管理法规加紧出台,媒体对整形事故的追踪和报道,求美者自我保护意识开始加强,轰轰烈烈的整形革命开始走向成熟和规范。
聚焦点:广东
【关键词一】 管理标准
轰动指数:★★★★
今年9月,广东省卫生厅医政处有关领导透露,负责起草广东省《美容机构建设与管理标准》的专家组已经成立并正在起草工作中。同时还要大力支持一批有实力的医院办好医疗美容中心,形成市场上良性竞争的格局。《规范》正式出台后,会给一段时间让有关单位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该整顿的整顿,该停业的停业,发现一家查处一家,决不手软。
目前,由于整形美容市场普遍存在着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现象,导致了很多医疗事故甚至是严重毁容事件的发生。《美容机构建设与管理标准》将提高医学美容市场的准入门槛,把医学美容机构划分为美容医院、医学美容门诊部、医学美容诊所、医学美容科四种不同的类型,每种都有严格的软硬件要求,例如要求美容医院的住院床位就必须要达到20张以上,其他的诸如科室设置、医务人员资质、医疗用房面积、医疗设备等均有明文规定,必须要达到要求,才具备行业准入资格。《美容机构建设与管理标准》还对执业人员资格进行了严格限制,医学美容机构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主诊医师还必须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记者点评:
经过去年一年的急速发展,整形业迅速膨胀起来,然而一些政策法规却依然沿用近十年前的。时代早已不同,一切在变而且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管理办法。
有专家早就指出,整形行业的管理办法严重滞后,给许多整形机构钻了空子,制造了那么多张无辜受害的脸,今年在千呼万唤下,美容机构的管理办法即将出台了,美中不足的是,不知道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管理标准真正出台的日子是几月几号
【关键词二】 广告监测
轰动指数:★★★
今年5月17日至24日,广东省工商局对三家报纸、两家电视台发布的广告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医疗服务与药品广告同为违法广告的重灾区。据了解,本次监测共监测广告6671条,其中违法广告297条,总违法率为4.5%。监测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化妆品、美容服务广告共1128条,其中违法广告276条,违法率24.5%。而医疗服务广告以27.5%的比例居各类违法广告首位,其次是药品广告25.7%。一些医疗、药品、美容等广告由于涉及利用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或夸大功能,宣传保证治愈、保证疗效等违规行为被省工商局点名。记者点评:
艺人形象、知名模特、医院专家,这些人物一直以来都堂而皇之稳居医疗广告的显眼位置,依照法规,这些做法都是违规的。有民营整形机构的有关人士对记者说过,不能靠技术、没有自家名医的光辉,他们靠的只有代言人和偶尔“友情出场”的名医,花钱请了人,怎么舍得不物尽其用登个广告呢 反正趁着没人管。
广告违法对消费者的最直接影响是什么 误导。刘晓庆满画皱纹的脸只亮了个相就当了整形医院的代言人,事后她却否认在该院整过形,标志着该院误导消费者想法的破产。
【关键词三】 行业自律
轰动指数:★★★
广州23家整形机构在新快报的牵头和广州及北京网络媒体的见证下,今年8月在广州圆桌共谈“自律”。与会的除了各家整形机构的专家代表外,还有来自广东省卫生监督管理所、广州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等政府部门的代表。会议以面对公立私营整形机构孰优孰劣的争议,面对消费者诸多不满意,各方代表从医生资质、良心医德和诚信守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政府代表还表达了在2005年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年中的管理重点,如此大规模地对广州整形行业的深入探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记者点评:
自本报今年七、八月连续七期的“广州整形市场大起底”系列报道后,行内多名专家和行内人士纷纷表示关注。对比整形行业凶猛的发展态势(据中国工商联统计,到去年底,中国内地有美容机构154万家,年产值168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gdp的1.8%,推动相关化妆品行业消费1600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整形行业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亟待解决和规范,广州作为一个发达的消费城市,整形消费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搭建管理部门和整形专家互相交流意见的平台,对广州整形业的发展作用不可小觑。
聚焦点:国内
【关键词一】 换脸人
轰动指数:★★★★
为医院里的毁容患者寻找自愿捐献“脸部器官”的志愿者,帮助患者结束“无脸”的日子,今年12月上海一家医院的专家通过网络发出了这样的启事。这是继法国全球首例“换脸”手术后,国内掀起变脸实例热潮。与此同时,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北京的专家也分别向全国征集“换脸人”,准备做国内第一个换脸的操刀者。这些主动发布寻求“换脸人”、对实施换脸术跃跃欲试的众专家均称,该手术在技术上没问题。据悉,“换脸”的费用大概在20万至30万元人民币左右。记者点评:
“换脸”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能为毁容者换一张让自己和别人都看得顺眼的面孔,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改变一辈子命运的关键。然而也是这个关键,还可能把本身就经历了毁容的痛苦遭遇的人推上永远都无脸的绝路上。
虽然不少专家认为,手术本身的难度不大,就和通常的植皮相近,但术后的排斥反应才是最让人担心的,那无异于给受术者的伤口上撒盐:新脸长不了,旧脸要不回。更勿说如何在观念传统的情况下找一个“新鲜”完整可供手术的脸,此外,手术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一环。
【关键词二】 归国整形
轰动指数:★★★
近年来,一些华侨、华裔整形团的影子不时闪现在一些大医院的整形科里,今年更是有成为一种潮流的趋势。从去年在广州出现的美国华裔师奶整形团,到今年类似的归国整形团又出现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如今,利用长假(寒假、暑假、圣诞假期等),花一笔钱回国,既能探亲,又能旅游,更划算的是整形!归国整形的华侨们,除了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更有周边如东南亚一带的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的华裔。记者点评:
过去听得多的是越洋远赴国外整形,近年却出现说流利外语的黄皮肤黑眼珠的华裔华侨“回流”做整形,这对国内的整形行业来说无异于是一种褒扬。记者也了解到,能吸引他们搭乘长途飞机不远万里回来,皆冲着一个性价比。
据了解,国内整形价格平均仅为国外同类整形价目的1/10-1/4。但是光有价格优势,没有性能保障也难以撑起这么一个局面。国内整形业发展的迅猛态势,近一年来纷纷见诸报端,给留洋在外的人们信心。
但还得承认,国内整形业也很乱,收费、医生医院资质等都存在不少问题。价格和性能相比,最终站得稳脚吸引人的还得靠性能保障,毕竟没人愿意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关键词三】 整形真人秀
轰动指数:★★★★
一位身形较为肥胖的女士侧身躺在手术台上,背后的医生手持抽脂管快速地前后捅动,女士咬着牙面对镜头露出痛苦万分的神情;一把手术刀从白皙的皮肤上划过,立即血如泉涌,顺着背部流下,大把大把的棉球立即塞上止血,血还是不断涌出来,没过五分钟就堆起了一堆红色的棉球……这样赤裸裸的镜头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种以现场同步播放、全程呈现、360度全角度拍摄的整形真人秀在国内几个电视台纷纷上映,一些过分血腥的场面仅用黑白画面处理。除此之外,手术后的这些受术者将进入两个多月的恢复期,期间无法接触镜子以及所有能够反光的物体,全封闭地进行治疗。恢复完后,还立即登上舞台和出现在电视观众面前互相pk,只留下一半选手成为优胜者。记者点评:
让人佩服的是,一种赚人眼球的整形炒作方式已经在国内新鲜演绎了,不管是直接将国外的节目搬过来,还是全程模仿国外的节目再做一个,这比起仍钟情与“‘人造美女’又诞生啦”的炒作来说,无疑是更高明了一些。
整形真人秀,记者认为无非就是将以前吃腻了的“人造美女”和“人造美女选美”一起下锅,翻炒一遍,再佐以“血腥”作为配料,果然好味道!收视节节上升,某些人赚到盆满钵满。
不过要提醒的是该类节目的一医学督导说:“我们从来没考虑到会有后遗症。”
【关键词四】 老人整形
轰动指数:★★★
63岁的湖南籍退休女教师要隆胸,武汉市的73岁老妇隆鼻,同样73岁的福建老汉则要变性!
湖南籍赵女士十年前就想找回日益失去的曲线,唱歌、跳舞样样行,甚为活跃的她一直觉得自己胸部平坦“穿衣服不好看”。早年考虑到技术和安全等因素将隆胸计划搁浅的赵女士今年终于在老伴的同意下一偿隆胸滋味。另一位张婆婆则由孙女的一句整形就像美容一样简单、想变漂亮很容易的话就动了隆鼻的念头。年轻时爱美的她如今在23岁孙女的怂恿下,利用每个月七八百元的退休金积蓄还了隆鼻的心愿。“哪怕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我也要变性。”厦门一位73岁的老汉,成为了福建省最高龄的变性人。他是一位退休干部,一直对父母逼迫的婚姻痛苦万分,由于对自己原本的性别不认同,他多次要求离婚但未果,在去年其妻得癌症去世后,他压抑多年的易性愿望再次萌生,接受了变性手术。记者点评:
首先要承认和赞同的是,老年人也有整形的权利。他们也会对自身的美有所追求,这些年来,记者从整形专家处得知,目前整形人群中有1/3为中老年人。
不过专家也曾指出,上了年纪的人对整形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他们年岁较大,本身就容易患上一些慢性病,很多病又恰恰属于整形手术的禁忌症,手术的风险也相对高。因此,老年人要整形一定要理智,一些较大型的整形手术老年人更不应轻易尝鲜。
【关键词五】 技术更新
轰动指数:★★★
“虚拟整形手术”,所有动作与进行一台真正的整形手术无异。操刀者是现实中的医生,但受术的却不是真人,头是虚拟的、五官是虚拟的,关于“她”的一切都是虚拟的,只存在于电脑中。但此时的操刀者要给“她”进行一台整形手术,这位操刀医生使用的是一把特制的“手术刀”,它能与电脑之间形成互动,每一刀都会作用在电脑中的“她”身上,电脑还会发出手术中例如钻、削等动作的音效。这是今年9月在广州进行的一场特别的整形手术为的是给日后的真实手术打底。而在四川,一只六岁的母猴子在今年6月时也被当做人一般推上手术台,接受一项颌面(下巴)矫正的整形手术。整个手术完全模拟人类手术进行,目的是希望对某些人类颌面整容手术后出现的合不拢嘴、咀嚼功能消退、面部肌肉萎缩等症状找出解决办法。因猴子与人类最接近,所以选择以猴子来研究颌面整形。这在国际国内,都是第一次。记者点评:
比起一些一门心思放在如何炒作的某些整形机构来说,那些花更多时间在研究如何提高整形技术的“造美师”们造诣匪浅。我国的整形业已走到捞了第一桶金后的迷茫期,下一步该怎么走 毕竟,整形业要足够自信地走出国门,不能仅靠“中国第一人造美女”吧
聚焦点:国际
【关键词一】 首例换脸
轰动指数:★★★★
11月27日,一组法国医学专家为一名被狗咬至毁容的妇女成功实施了世界上首例面部移植手术。这位38岁的妇女术前不仅面目奇丑不敢见人,且由于脸部伤势连吞咽、咀嚼、讲话都感到十分困难。该女子的脸部移植捐赠者是一名刚去世的病人。接受局部换脸手术后,她的新面孔将既不像她的捐赠者,也不像她以前的模样,她将拥有一张“混合脸”及有限的脸部表情。术后该女子将不断接受免疫抑制剂的服用和注射,确保捐赠者的皮肤不会和她自己发生排异反应,否则手术失败她将成为无脸人。专家认为这一手术还必将引发许多道德和伦理问题。
【关键词二】 政要整形
轰动指数:★★★★
67岁的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玩“人间蒸发”,一个月后,带着他的一双去掉了眼袋的电眼,在公众面前闪亮登场。据悉,他还曾前往瑞士一家专业整形机构抽脂瘦身,他被称为全世界最著名的“整容领秀”。59岁的韩国总统卢武铉继2002年总统大选前的额头除皱术后,今年年初又再接受眼睑整容术。手术的结果是消除了眼睑松弛症,还变成双眼皮。当卢武铉重新回到人们面前时人们发现,他比以前更精神了,也更年轻了。但60岁的尼日利亚第一夫人奥巴桑朱却在西班牙整形时,在手术中突然失去知觉,抢救无效而去世。
【关键词三】 “命根子”
轰动指数:★★★
台湾、泰国等地近来都兴起一股阴茎整形风:在阴茎上裹上一圈人工真皮加粗,在龟头处注射玻尿酸“增胖”,增粗可多达5厘米。据说,人工真皮和玻尿酸双管齐下除使那活儿变大变粗外,部分患者还因龟头变得比较不敏感,因而延长射精时间。泰国价为约10万泰铢,台湾价为每加粗1厘米6万元。至于阴茎增大手术出错的几率,施术医生指出,每500个人只有1人可能出问题,发炎的可能性少于0.2%且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