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充分说明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炎不但会导致牙缺失,它还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牙周病患者发生心脏病的机率比正常人高30%,牙周炎孕妇产生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机会是正常孕妇的好几倍。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
牙周炎的患者均需做全面检查,经分析后作出治疗计划。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评价疗效,并可根据新的情况修改原来所定的计划。一般说来计划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最基础的治疗是去除菌斑及牙石,也就是洁治和刮治,实行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
2.经过上述治疗后仍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者,则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牙龈切除术,翻瓣术,植骨术,膜龈手术以及截根术等。
3.对于松动的牙齿可以进行固定治疗,对于缺失的牙齿要予以修复治疗,以恢复咀嚼功能。
4.最后阶段要作维护治疗,定期检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根据检查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因此,如何从及时发现口腔牙齿的“亚健康”状态开始,如何及时对各种口腔牙齿疾病隐患进行预防及康复护理,才是从根本上杜绝牙周炎。